【资源】土地资源:老河口市土地总面积1032平方公里。地形以肖地为主,西北部丘陵区面积225.3平方公里,东部平岗区面积590平方公里,中南部平原区面积216.7平方公里,各占全市总面积的21.8%、57.2%、21%。土壤类型多样,西北部为山地棕壤,ph值一般低于7.0,含氮0.2%左右,有机质含量3%;东南部岗地和中南部平原多为水稻土,ph值7.1左右,有机质含量1.8%,含氮0.14%、含磷0.06%、含钾1.73%;东北部黄棕壤土居多,ph值6.5—8.5之间。全市最高点海拔462米(赵岗青杠扒),最低点海拔74米(仙人渡猪圈洲),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,呈簸箕口状。
水资源:老河口市西临汉水,自洪山嘴傅家寨西北部人境,经城区至柴店岗入襄樊市襄阳区。流境长58公里,境内流域面积26.8平方公里。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蓄水位86.4米,形成了42平方公里、水质优良、适合水产养殖的梨花湖,成为鄂西北观光、旅游、度假、休闲的热点景区。全市境内有26条小河,总流域面积896平方公里,大部分为季节性河流。境内有大、中型水库8处,小型水库48处,总库容量3.2亿立方米。引水主干渠65条、288公里。
矿产资源:全市已探明矿产9种,主要分布:赵岗的煤矿、赵岗至袁冲的铁矿、赵岗的白云石矿、汉水沿岸的砂金和石英石、纪洪的石灰石、傅家寨一带的型砂和枯土矿。
森林资源:本市土壤种类繁多,适于多种林木生长,不利因素是普遍缺氮。酸碱度大部分是中性(ph值6.5—7.5)。丘陵土壤分布在市北、西北和南部,林荒地主要土种是:林死黄土、林黄沙泥土、林灰棕色石灰土、荒灰棕色石灰渣子土、荒灰砾质石灰土、灰紫砂泥土等,其特点是土层较深厚,肥力差,粘重板结。可发展马尾松、刺槐、栎类、紫穗槐、国外松等耐瘠薄、干旱,适应性较强的树种。岗地土壤在境内比重最大,有岗黄土、岗黄泥土、白土、黑土料姜黄土、林岗黄泥土、林料姜黄土等20个土种,土层较厚,质地粘重,保水保肥,缺乏养分,宜种植刺槐、紫穗槐、川柏、波兰杨、大观杨等。平原土壤主要土种有沙土、油沙土、老黄土、夹黄土等,特点是团粒结构差,通气透水性好,抗早力差,多呈微碱性反应,适于杨柳类、椿、榆等速生阔叶树种。境内现有树种56科192种,其中乡土树种39科99种,引进树种34科93种。
野生动物:鸠、鸽、鹌鹑、鹰、燕、鹊、啄木鸟、莺、兔、狐、獾、豹(40年代绝迹)、蛇、蝎、蜈蚣、萤、蚁、蜂、蝶、蜻蜓、螳螂、壁虎等。
土壤:本市西北丘陵区成土母质,主要有泥灰岩、硅质灰岩及少量泥灰岩、红色砂岩等。土壤类型,主要是各种岩性土,如石灰土、紫色土及相应的水稻土。向东南过渡为平岗地带,其母质为第四纪粘土、红砂岩,形成的土壤以黄土为主,红砂泥土少量镶嵌及相应各种水稻土。西南部为近代河流冲积物母质,所形成的土壤为天石炭反映的潮土、灰潮土。1983年土壤普查,全市土壤有5个土类,10个亚属,23个土属,103个土种,具有土壤酸碱适中,含钾较高,土层深厚等优点。
气候:本市属副热带大陆性气候。气候温和,雨量丰富,日照充足,四季分明。无霜期长,严寒酷暑时间较短。适宜水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芝麻、烟叶等农作物生长。据1950年6月至1981年连续31年(下同)市气候资料统计,年平均气温15.30℃(最高20.8℃,最低10. 9℃);无霜期238天(最长为280天,最短为208天);降水量为838.1毫米(1954年最大为1245. 3毫米,1966年最小为473. 8毫米);降水日数为115. 6天(1954年最多为163天,1966年最少93天);日常照时数为1902小时(最多为2232小时,最少为1558小时);1977年,极端最低温度达零下17.2度,1961年7月23日,最高温度达41.0度。
旅游资源:抗日战争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:抗日战争时期,国民党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于1939年秋至1945年3 月移驻鄂西北重镇——老河口。“抗日战争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”(以下简称“旧址”)位于老河口市区北京路东侧。原建筑一井三院,前、中院为典型砖木结构北方民居,后院为砖木结构仿欧式建筑,现建筑面积为824平方米,占地总面积为2530平方米。维修复原有“高级将领军事会议室”、“李将军书房、卧室”、“侍从室”、“接待室”、“调查室”、“机要室”、“作战室”等。“旧址”布展有“旧址史料陈列”,以“正面战场、首战告捷”、“移师河口、战绩辉煌”、“文人志士、光河救亡”、“青春戎马、晚节黄花”四个部分,介绍了身为桂系将领的李宗仁先生,在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影响下,在民族危亡时刻,坚持“焦土抗战”,率五战区爱国官兵会战徐州,在正面战场首战告捷,取得了“台儿庄战役”的胜利;移师河口后,破袭平汉铁路,钳制武汉、屏蔽川陕,率部活跃在鄂、豫、皖地区,先后与进犯日军进行了随枣会战、枣宜会战、豫南鄂北会战等著名战役,在老河口坚持抗战达六年之久,保卫了鄂北豫南大片国土,粉碎了日军巩固华中、图霸西北的阴谋。“旧址”陈列以珍贵的史料,客观的反映了面对日军的进攻,身处国民党派系斗争中的李宗仁,时而联蒋剿共,时而容共抗日,基本上保持着抗日爱国的开明政策,使得一大批共产党人和进步文化人士云集河口,如:胡绳、刘仲容、姚雪垠、碧野、臧克家、张光年、王寄舟等人,他们或在《鄂北日报》、《阵中日报》上经常发表进步文章,或创作抗日文艺作品,或进行救亡演出活动,大大激发了五战区爱国官兵抗战御侮的民族精神。李宗仁先生在老河口除指挥战争外,还注意关心民众,整肃治安,发展文化教育,开展体育运动,受到光河民众欢迎。晚年,李宗仁先生排除阻力,毅然回归新中国,再次表现了一个爱国者的情怀。1987年,老河口市政府投资维修了“旧址”中院,并对外开放,作为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宣传的阵地。同年公布“旧址”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2002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1996年按照“修旧如旧”的原则,全貌修复了“旧址”,并修建了碑廊等附属设施。以“旧址”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,老河口市博物馆先后在这里举办了《安岗战国墓出土文物展》、《香港的历史和今天图片展》、《中华将帅·叱咤风云展》、《李宗仁旧址史料陈列》等展览,坚持常年开放。接待了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、湖北省省长蒋祝平、省政协副主席钟书樵、原国家文物局局 长张德勤、李宗仁长子李幼邻等。自1987年来,已累计接待观众达20余万人次。“旧址”已经成为老河口市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对外开放景点,先后被命名为老河口市和襄樊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、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省级示范基地,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;
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: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工程是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,汉江中下游规划兴建的七个梯级的第一个水利枢纽工程。枢纽由电站厂房、重力坝、船闸、泄水闸、土石坝(俗称围堤)等五大水工建筑物组成,具有发电、航运、灌溉、养殖、旅游等综合利用效益,水库总库容3.095亿m3,船闸为300吨级,泄水闸最大泄量22000m3/s。安装4台低水头灯泡贯流式水轮发电机组,电站总装机109mw,年发电量5.81亿kw.h。该工程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,于1993年10月开工,1998年底实现大江截流,1999年底水库下闸蓄水。2000年4月28日,船闸通过验收正式启用;5月16日,电站1号、4号机组正式投产发电,2号、3号机组将在本月和下月投产发电。工程全部竣工后,可实现销售收入2.5亿元左右,税收4000万元以上。
老河口市博物馆:成立于1987年7月,现址坐落于“抗战第五战区李宗仁长官司令部旧址”。截止2013年12月底,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272处,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,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,襄阳市级6处,老河口市级258处。馆藏文物共14793件,其中一级文物8件,二级文物183件。
百花山森林公园:地处老河口市区东郊,位于东径111°43ˊ—111°45ˊ、北纬32°23ˊ—32°24ˊ之间,在建城区内,北至光化办柳树湖村的张庄,李家营南端,南到百花山林场苗圃南端,东起电视塔(李楼办黄龙庙村一组山上),西至飞机场西沿,东西长3公里,南北宽2.7公里。全景区面积51.26公顷。总绿地面积在89.5%以上。百花山森林公园北望碧波万顷的丹江水库,南临襄阳古隆中,东接南阳卧龙岗,西邻道教圣地武当山,浩瀚汉江由北向南酷似一条玉带把这些风景胜地紧紧地系在一起,而百花山森林公园正处这些景区的中心枢纽位置,交通极为便利。其土壤结构兼有冲积潮土土类和少量石灰岩发育的石灰土土类,土层深厚,较为肥沃,ph值多为5.5—-6.5,适于多种植物生长。区内现有观赏花卉树木三百多种,木本植物59科、118属、172种。百花山森林公园占地150公顷(建城区内51.26公顷),其中有林地63.44公顷,灌木林15.12公顷,森林覆盖率为52.4%,蕴藏植物种类繁多。苍松翠柏,郁郁葱葱,终年常青,奇花异草,争香斗艳,万紫千红,如彩霞映天,锦绣褥地,鸟语花香,森林景观优美,具有较好的观赏游览价值。百花山不仅树木葱翠,森林景观别致优美,而且峰陡石奇,古迹荟萃,全山由登云、石泉、白龙、马窟、拉纤、小冢子,金鸡冢等九座小山相拥而成,龙以登云、石泉、白友三峰更具秀色。登云山峰列其北,明弘治中建“登云寺”,清康熙14年改欧阳文忠公(欧阳修)祠,侧耸“文笔峰”宝塔,白龙山峰列其南,上有白龙庙(现已毁),下见白龙泉;石泉山峰居其其中,以“石、泉”取胜,山腰一条冲击鹅卵石带为汉江故道遗迹;山间巨石嶙刚,殊诡百状;岩腹石罅如脐。白龙山峰与石峰之间为拉纤山峰,其西坡怪石陡壁,颇具特色。景区内建有革命烈士陵园,革命烈士陵园牌楼伫立在登云,石泉两山之口,在登云山上建有烈士纪念亭和革命烈士纪念碑。1、欧阳文忠公祠:建于明嘉靖九年(1530年),康熙14年(1675年)移建马窟山,改登云寺为祠。1945年老河口沦陷时为日寇炮弹所毁,该遗址尚存登云山上。2、文笔峰塔:始建于明弘治年中,为六角形砖瓦结构,九层建筑,塔基30平方米。1945年,被日寇所毁,现登云山上遗址尚在,已计划采用仿古砖瓦重建文笔峰塔。3、白龙庙古建筑为两层砖木结构瓦房,有木雕塑像两个,第一层为灵官爷,第二层为白龙爷,庙内有石碑若干。4、白龙泉:传说欧阳修为乾德令时,曾于白龙泉址建房,塑白龙像,并亲笔题写“白龙名泉”四字,时至今日,白龙泉水仍长流不断。5、马眼泉:位于石泉山峰南麓,因山形似马,泉水似从马眼流出而得名,现“马眼泉”仍有泉水长流。6、小金鸡冢位于登云山230米处,传说此处有一只老金鸡领着一群小金鸡嬉戏于此而得名。7、鸳鸯调:汉江故道冲积饿卵岩石带南端有两天然石灰洞相通,外形酷似鸳鸯而得名:里面可容四人对弈。8、汉江故道:石泉山西侧一条冲击鹅卵石带,是古汉江河道遗迹,令人遥想当年古汉江烟波浩淼的情景和沧海桑田的地质年代变迁史,以及大自然宏伟的造山运动。9、革命烈士陵园:“革命烈士陵园”牌楼伫立在登云,石泉两山之口,陵园辟建于1960年8月。烈士墓地在登云山上,墓地山色秀丽,松柏常青,庄严肃穆,墓区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,纪念碑高3.5米,面西而立,正面碑文“革命烈士纪念碑”北面铭刻有一百零三位为革命献身的英烈姓名。稍东,建有烈士纪念亭,它是一座琉璃瓦六角式建筑物,亭内正中竖立着一尊刻有“浩气长存”的碑塔,革命烈士纪念碑和革命烈士纪念亭,均建于1948年11月,原在市区中山公园内,1960年8月移建于码头山上。10、电视塔:兴建于1991年春,当年秋竣工并投入使用,塔高137米,占地面积130平方米。
---摘自《老河口年鉴》2014
中共老河口市委 老河口市人民政府主办 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承办 荆楚网提供亚博yabovip的技术支持
网站备案号: 鄂公网安备 4206820200003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:鄂网备案证编号420405
yb体育app官方下载的版权为老河口网 www.laohekou.com.cn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
老河口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0710-8241616 邮箱:lhktv000@163.com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710-8241616 地址:湖北省老河口市融媒体中心